![]() |
首页
关于我们
解决方案
案例展示
资讯中心
加入我们
|
“宜昌充分借助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和社会管理创新网格平台,形成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网格模式,并由点及面在全市复制推广,着力建立全民参保登记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为推动全国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8月24日上午,全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推进会在宜昌召开,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在会上对宜昌全民参保登记网格化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宜昌市网格监管中心副主任黄红宝介绍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岳家冲社区网格员杨晶介绍信息采集上报和参保信息核查工作
当天下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关负责人近150人参观了宜昌市网格监管中心。
市网格监管中心副主任黄红宝介绍了宜昌市探索的以人为本、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社会化服务“一本三化”社会服务管理新体系。构建“大网格”,宜昌市将全市共划分11000个网格,构建了以空间、人才、技术、责任全覆盖的“大网格”,为我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打下了牢固的组织基础;汇集“大数据”,通过网格员采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逐步集成了人口、法人、房屋、部件四大基础数据库,为我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打下牢固的信息基础;搭建“大平台”,根据“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打破了部门信息壁垒,以四个基础信息数据库为依托,搭建了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大民生”,在大网格、大数据、大平台的保障下,政府各职能部门形成了平台对接、数据共享、机制协同,工作联动“大治理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社会治理水平。这是我市继公安、民宗、消防、食药等部门后,又一个向全国推广的部门工作网格化“宜昌经验”。
宜昌网格化管理经验
推广全民参保登记网格模式 促进社保精准扩面长效管理
在庞大的全面参保登记计划中,困扰社保经办的难题就是实有人口,包括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残疾人等底数摸清。否则,精准扩面,人数从何而来?全民参保亦会成为伪命题。放眼全国,所有的全面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地区都在撸起袖子啃这块“硬骨头”,实现方式多数是通过与公安、民政等部门实行数据比对,掌握人员生老病死及迁徙的变动信息。但在目前人户分离,人口流动迅速的大背景下,公安部门的数据没有地理信息系统(GIS)那么实时精准,另外信息的错位和滞后也给入户调查平添阻碍。
如果能获取整座城市人户的GIS信息,做起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又是怎样一种体验呢?宜昌用实践给出了答案-----一个月内,迅速归集城区80万人、1.25万家用人单位数据信息,清理5382家待核查单位、近13万待核查个人数据信息,并将待核查对象的具体方位、住址准确锁定到行政区、街道、社区和网格。这种体验是不是棒极了!
“网格化”的城市
宜昌市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自2011年开展网格化管理以来,全市实现对人、地、事、物、组织等社会治理基本要素全覆盖。一直以来的手段则是信息数据的综合集合。由宜昌市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牵头,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壁垒,以公民身份证为唯一代码,将各部门的专业数据互联互通,关联比对。横向与公安、工商、民政、人社、城管等部门互联互接,纵向与宜昌所辖的13个县市区信息共享。当人、地、物、事、组织有了一对一的信息标码,整座城市变有了清晰的脉络。
全面参保“格中走”
2016年,宜昌中心城区被列为全民参保登记第三批推进地区。作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双试点城市,宜昌已经建成城市级云计算中心,搭建了大数据平台,建立了以社区网格为基本单元的“数字网格”管理模式。宜昌市人社局与市智慧办充分互动,1个月内迅速归集中心城区80万人数据信息,清理出近13万待核查个人数据信息;与网格监管中心联动“调兵”,组建了一支人员充足、素质整齐、管理规范的入户调查队伍。
合益路社区11号网格员赵静在玫瑰园小区为高龄空巢老人宣讲惠民政策
航运社区1号网格员杨丽娟入户核查全民参保信息,并和居民一起学习主动参保 幸福和谐致居民的一封信
中南路社区6号网格员刘吉入户核查全民参保信息,告知居民社保政策
2016年9月1日,宜昌中心城区全民参保登记入户调查工作在1421个网格全面铺开。当天,东正街社区网格员倪林玲,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来到待核查居民龙中明的家中。和传统的调查不同,这次倪林玲只带了两样东西——一个手机和一本宣传资料。上门后,她一边讯问龙中明的基本信息、就业状态、未参保原因等最新信息,一边录入到手机APP里。“不用手工填写,也不需要人工统计,带着这个可以移动的采集工具,负担减轻了,效率提高了。” 有了这个“法宝”,不到半个月,倪林玲已经调查了211人,完成了87%的待核查任务。同样,仅用了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宜昌中心城区近13万人的待核查任务全部完成。至此,宜昌中心城区提前一年完成部省下达的任务目标,建立开发全民参保登记GIS系统,探索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全民参保登记“网格模式”,但这项工作并没有真正结束。
“网格化”的威力
2017年,全市城乡全面推广全民参保登记“网格模式”。市人社局和智慧办联合攻坚,对中心城区的全民参保登记GIS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后,新系统设计9个界面,5项统计核查模块,对接智慧宜昌大数据中心,实时关联全市30个部门的动态数据,系统功能从辅助入户调查向数据动态、综合统计、分析应用全面提升,入户核查、扩面资源、社保参保等情况全面掌握。各县市区以此为蓝本,建立本地全民参保登记信息平台,并与中心城区系统对接。最终搭建“宜昌市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系统管理覆盖全市,系统数据覆盖全市。
为保证入户调查数据符合新系统的要求,宜昌市人社局与网格监管中心深度配合,继续以全市11000名网格员为主力,统一组织培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民参保登记二次补充调查。同时,通过大数据平台与调查数据进行系统比对,基本建成全市个人参保登记数据库和单位参保登记数据库,实现入库数据完全动态。截至目前,通过对未参保人员及单位入户核查扩面,扩面新增15350人,单位698家。
今年上半年,全市城区网格基础数据平均准确率为95%以上;新增78055条住户信息,已完成信息更新2.9万余条;每月平均上报1000起矛盾纠纷事件和3000起城管事件;发放市民卡和老年优待证5万多张。
宜昌城乡11000名网格员是党委政府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居民群众的服务员,是幸福和谐宜昌的平安志愿者和文明天使。他们积极参与全面参保登记,在把更多居民群众纳入国家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了实有人口、单位基本信息,及时提供更多的社区公共服务、排查化解大批社会矛盾,为平安宜昌建设奠定坚实基础。